公元1141年,宋高宗赵构做出了一个震惊历史的决定:他命令冤杀岳飞父子,与金国达成了《绍兴和议》,并以屈膝投降作为交换条件。从此金投策略,金国对宋朝的压力减轻,赵构终于能高枕无忧地享受权力的安稳。
作为和议的回报,金国将宋徽宗等一众皇室成员的棺椁送回宋朝。这本应是和议中的一个重要条款,也是宋朝的荣耀之一。然而,当宋徽宗的棺椁运抵临安时,宋高宗为何迟迟不让开棺验尸?究其原因,棺中可能隐藏着连宋人都不敢面对的真相。
说到宋徽宗,这位被历史诟病的皇帝,他的死其实并不冤。北宋的灭亡,以及汉族的深重耻辱——靖康之耻,都是他亲手制造的。回顾历史,公元1125年,金国大将完颜宗望领兵南下,金兵一路攻势如潮,宋朝兵力薄弱,武器落后,最终金军突破宋防线,直逼汴京。然而,金兵进攻汴京时,却被坚固的城墙和城内丰富的粮草所阻挡,原本绝望的局势似乎因防御得当而迎来了曙光。
展开剩余82%汴京是宋朝的都城,城内士气高涨,民众愤怒,决心誓死抵抗。然而,宋徽宗并没有如同雄狮一般勇敢迎敌金投策略,反而在金军压境之际慌忙将位让给了儿子宋钦宗,自己带着家人逃亡,令所有人心寒。宋钦宗本就是个胆小怕事、深得父亲冷遇的太子,登基后更是心神不宁,甚至有人开炮抵御金军,他竟下令斩首,生怕激怒金人。恐慌中,他一度想效仿父亲逃走,但在李纲等忠臣的拼死阻拦下,他没有如愿以偿。
然而,宋钦宗并没有坚守最后的希望,而是主动向金国投降。他们支付了五百万两黄金、一千万两白银,并将亲王宰相送为质,金军得以撤离。这一举措虽然短期内稳住了政权,但也埋下了后来的祸根。金军撤退后,宋徽宗看似恢复了信心,却再次对儿子宋钦宗展开疯狂的打压,最终导致了靖康之耻的悲剧,父子之间的权力斗争致使宋朝军心涣散,迅速败北。
在金军撤退后,宋徽宗父子支付了巨额的赎金和陪赠,甚至向金军索要年轻女子供其玩乐。宋徽宗和宋钦宗始终未曾放弃重新振作的希望,甚至还派遣道士进行封建迷信活动,求天兵助战,最终不得不向金军屈服,城破国灭,被掳北上,整个过程充满屈辱与绝望。
金军对宋人尤其是皇室家族极度残忍,在他们的奴役下,宋徽宗父子和一众家族成员被囚禁在北方,途中有大臣自尽、妃嫔为保清白而自杀,百姓在路上忍受着无尽的凌辱。面对这一切,宋徽宗和宋钦宗不但未曾反抗,反而显得屈膝求生,甚至还生育了多个孩子以延续家族。更令人痛心的是,宋徽宗常以自己精美的瘦金体书写谢表金投策略,向金国歌功颂德,金国人将这些谢表送往宋金边境,百姓无不感到羞耻和愤怒。
宋朝的主战派岳飞被冤杀之后,宋朝再无任何抗金的力量,最终屈膝投降。宋徽宗的棺椁也作为和议的条件之一被送回临安。然而,棺椁送回后,朝廷中没有一个人敢于开棺验尸,所有人心知肚明——棺中十有八九已经没有宋徽宗的尸体。宋徽宗死于1135年,那时两国还处于敌对状态,金国怎可能将宋徽宗的尸体送回宋朝?更何况,宋徽宗死后,金国是否真能找到并挖出尸体,且将其运送千里回送,实在让人怀疑。
面对这个难以揭开的谜团,宋高宗内心充满了矛盾。一方面,他害怕一旦开棺,验出尸体根本不是宋徽宗,他自己将陷入不忠不孝的尴尬境地。另一方面,开棺验尸无疑意味着他将承担极大的政治风险,尤其是在金国依旧强盛的情况下,宋高宗不得不考虑他自己的帝位能否稳固。于是,他采纳了一个聪明的解决方案:让大臣编造理由,不必开棺验尸,只需将“皇帝”在棺外穿好帝王服饰,再送入陵寝。通过这种方式,他既保持了对父亲的孝心,又巧妙地避免了打开棺椁的风险,最终顺利将棺椁送入宋徽宗的陵寝。
消息传出后,宋高宗因其“孝心”而被百姓称赞,然而知情人心中却充满了苦涩。宋徽宗的棺椁究竟是否真的安葬着宋徽宗的尸体,仍旧成了一个无法解开的谜团。直到多年后,南宋灭亡,真相才慢慢浮出水面。
原来,宋徽宗的尸体并没有被金国送回宋朝,而是在金国被熬制成灯油。这种残忍的做法是金国对待战俘的传统,尤其是敌国的皇室成员。宋钦宗也遭遇了同样的命运,死后他的尸体同样被金国作为灯油来使用。直到1161年,宋钦宗被金国君主召见,强迫他参加一场马球比赛,并最终死于比赛中,被金人践踏致死。
然而,最终揭开这一谜团的竟是元朝的一位恶僧杨琏真迦,他专门挖掘名人坟墓,劫掠其中的财物。当他来到宋徽宗的陵寝时,惊讶地发现棺中并没有尸体,而是一块已经腐烂的木头。此事在民间传开后,世人哗然,宋高宗竟然在父亲的棺中埋了一块朽木,假装孝敬,直到南宋灭亡。
然而,这一切的背后,或许不仅仅是宋高宗的失德,而是南宋当时的无奈。在那样的国情下,即便真相曝光,宋高宗又能如何呢?他只能选择不揭开这个真相,假装一切如常,保全自己,甚至让宋徽宗的虚假棺椁享受最崇高的祭祀礼节。
发布于:天津市恒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